2022年是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特色文化建设助推学校内涵提升,加快构建学校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强力推进之年。也是美术学院由本科教育迈向研究生教育的开局之年,我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和“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结合美术学院科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实际, 在美术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指导下,在教师员工的鼎力协助下,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根据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学习意识,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一年来,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以及相关文件精神与内涵,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不断提升党性和道德修养,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求真务实,强化素质,不断提高工作效能。
二、强化责任意识,努力推进学科与科研建设。
2023年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围绕校院年度工作整体部署要点,年初拟定了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年度工作计划与目标,分析重点难点,把握时间节点努力推进实施,系统开展和交通特色向关联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方向的思考与研究。以强化内涵建设为基础,强力推进队伍建设为主导,努力提升科研项目立项与建设管理为核心,努力服务教师科研与学科专业建设。
(一)在学科内涵建设方面,围绕“一主两翼”的学科目标定位,重点学科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要,参与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艺术学理论”作为支撑学科,融入“中国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创新”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积极培育支撑学校交通特色的学科方向。以“设计学”重点学科为主体,围绕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目标,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加快推进设计应用研究,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学科团队和学科队伍,围绕课题目标展开了系统研究。
(二)在科研工作方面,针对美术学院学科特点与发展需求,积极推进团队建设,成立了以博士为主体的“数字艺术工程研究所”、“绘画艺术研究所”、“产品设计研究所”等三个研究机构,围绕专业方向,构建了五个科研团队,以系(部)、研究所为基础,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调动老师们参与科学研究申报科研项目的积极性。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科团队成员围绕学科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并参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组织教师申报了36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获得市厅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作品)35篇(版),其中核心期刊9篇(版),出版著作1本,咨询报告1份。
(三)推进研究生建设。按照学校要求,顺利组织开展研究生招生宣传、考试等系列工作,今年录取硕士研究生9名,本学期研究生教育各项工作顺利展开。
三、强化学科专业优势,努力提升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
1、为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鼓励师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展览赛事,不断提升美术学院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声誉。其中,孙一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字媒体科技作品及创意竞赛 三等奖(国家级),获得湖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省级);刘崟君、张苏杭分别获得2023年“长空杯”全国首届航空徽章设计大赛优秀奖和最具创意奖(国家级);张苏杭获得 2023年襄阳市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一等奖( 市级),“寓见青春,宿说美好”研究生寝室文化节系列作品征集大赛二等奖;王梦迪获得荆楚文化图腾在品牌设计课程中的创新应用期刊(国家级),“寓见青春,宿说美好”研究生寝室文化节系列作品征集大赛二等奖;孙成豪获得2023年襄阳市图书馆文创设计大赛二等奖(市级),“遇见青春,宿说美好”研究生寝室文化节“三等奖”。
2、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均围绕年度计划提前谋划,坚持做好项目申报三个关键(全院宣传、重点动员、聚焦核心),对每一阶段项目申报或专项项目申报,向全院教师做好宣传解读工作,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动员够条件的教师,主动引导、动员青年教师,围绕专业与兴趣,早日树立科研意识,培养科研梯队。聚焦重点申报项目的文本打磨与推进,每一次项目申报都要和申报老师有充分沟通,努力做到“项目申报不落空、应报尽报、申报质量不断提升”。
3、不断完善机制建设,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与目标,组织学科办、科研办学习学校学科与科研相关文件精神,适时把握项目申报、建设等管理规范,制定了《设计硕士研究生“一季一沙龙”活动》、《研究生任课教师课程小结制度》、《研究生学术例会制度》等,完善了相关制度建设,为硕士生导师们提供了系统完善的学习资料和工作指南。
四、校友会工作。
1、一年来,积极主动与美术学院各地校友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向校友宣传学校发展近况与愿景,努力传播学校“圆梦创大、逐梦博点”、努力建设交通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等目标。
2、聚集襄阳历届校友,凝聚骨干设计力量,围绕“湖北艺术设计协会荆襄文化专业委员”平台,组织师生积极参与“2023首届襄样设计作品展等系列活动“为我们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拓宽了实践空间与创新平台。
3、积极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宣传学校发展,为多名毕业多年的校友查询、收集遗失档案,办理相关手续,让毕业多年的校友重温母校的温暖。
五、在党风廉政方面
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和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各项职责要求,积极响应学校纪委关于违规吃喝问题的专项整治,提高政治站位,履行政治职责,加强自律,带头做到廉洁自律,较好地完成了廉政建设责任制各项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做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努力做到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
六、不足与努力方向
回顾一年的工作,既是总结也是反思,所做工作与成效距离岗位需要、领导要求、师生的期待相距甚远!任需加倍努力,将以提升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水平为目标,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提升相结合,引导各专业科研目标聚焦内涵,构建美术学院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发展良好生态。
2024年将继续围绕一下目标努力工作:
1、深入研讨、科学谋划。围绕学院“十四五”规划、 “圆梦创大、逐梦博点”、研究生教育教学等新目标,深入研讨、科学谋划各项任务实施路径与策略。
2、汇聚力量,协同前行。以抓协同为切入点,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是美术学院事业核心,是创新发展的动力,特别是我们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有待持续加强,努力提升申报率和获批率,必须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努力,所以,必须加强宣传、深入动员、携手全体师生砥砺前行。
3、队伍建设,重在践行。当代高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跨学科、交叉学科已成常态,我们的队伍建设理应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在项目申报、团队建设上探寻交互组合、跨专业组合等方式组建研究队伍,拓宽科研与学科项目申报范围。
4、校友工作,有待加强。校友工作力度明显不足,2024年在校院两级领导大力支持下,将锐意开拓,挖掘潜力,扎实推进。
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