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7月17日电(通讯员 庄园 梁胜权)7月17日,湖北文理学院“襄样大漆”实践队在美术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柴晶、学工办主任庄园的带领下,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荆州本地学子“返家乡”社会实践为契机,将自身专业特长同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走进荆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团队成员均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襄样’大漆传承与创新”艺术实践工作坊的成员,而此前,工作坊曾一举拿下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的好成绩。本次实践活动将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感悟荆州红色精神”、“实地调研荆楚非遗”、“推动非遗接轨时代”三个方面展开,在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匠心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襄样大漆”实践队合影
感悟历史,汲取红色革命力量
来到荆州的第一站,团队成员选择了位于三国公园的陶静轩烈士纪念馆。三国公园,是一座以魏蜀吴主要历史事件为象征的历史名园;而位于园内的陶静轩烈士纪念馆则闪耀着上海工人运动领袖陶静轩的革命精神,荆州三国公园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与中国近代革命史的融汇之地。陶静轩烈士历任上海沪西工友俱乐部委员长、上海总工会执行委员和上海工人第一次武装起义浦东区总指挥兼码头工会委员长等职务,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中共在上海的著名工人运动领袖。在浦东吴家厅发动起义时,陶静轩同志不幸被捕,就义前,陶静轩从容不迫,大义凛然,沿途还向广大群众和行刑士兵演说,宣传革命真理,痛斥帝国主义和军阀罪行。就义时,他面西而立,深情而豪迈地说:“我生在沪西,死也要面向沪西的工人兄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同学们一步一步地走过风虎云龙、风云变幻、风起云涌的三国历史,一次一次地被先烈不畏生死、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深深折服......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了荆州历史的沉重、沉痛、沉雄,感受到了荆州现实的厚实、厚朴、厚道。在耸立在岩石基座上的陶静轩烈士塑像前,同学们纷纷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我感受到了荆州历史的厚重,更被革命先烈的精神所震撼!我是荆州本地人,从小就知道出身江陵的革命先辈陶静轩,从小便学习着他领导工人运动、英勇无畏的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是新时期的党员,我们要在缅怀先烈的同时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传承红色精神!”党员刘思芃坚定地说。
图为同学们在
陶静轩烈士塑像
前
重温入党誓词
弘扬匠心,深入对话荆楚非遗
通过实地考察、观摩学习、体验实操、市场调研,同学们在荆州博物馆、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同历史文物、同非遗传承人、同漆艺行业从事者展开了深入对话。
在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中,同学们遇到了一位正在进行贝雕的老人——他是荆楚非遗贝雕的传承人。“我干这行好多年了,”老人为我们介绍,“淡水贝雕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湖北地区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积累、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瑰宝,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来学,不然这么好的手艺,失传可惜了。”老人略带遗憾地说道。
从老人的眼睛里,同学们看到了老人对贝雕的热爱;在老人的身上,同学们看到了老人对传统手工艺的坚守;从一幅幅作品和老人专注的神情中,同学们看到了一名贝雕传承人的匠心精神......
为了更好地将这项手工艺传承下去,队员们主动留下跟着老人学习制作技艺。“我们还想把它学会了然后带到我们的课堂中去!虽然我的双手没有其他同学那么灵活,但是多一个人学习,我们的贝雕手工艺就能够多一个发展的机会。让这门中国传统的手艺继续传承下去,我们责无旁贷!”队员吴朋辉出生时右手便有残疾,但是面对非遗传承,吴朋辉却比任何人都更加坚定。
图为
“襄样大漆”实践队
在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合影
图为
“襄样大漆”实践队
在
荆州博物馆前合影
图为
队员吴朋辉在学习贝雕制作
活态传承,推动非遗接轨时代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市场调研,队员们在被荆州非遗的风韵与魅力所吸引的同时,更发现了目前非遗传承与保护的现状令人堪忧:历史悠久的非遗后继无人、非遗文创难以接轨市场需求、以漆树种植、生漆精制加工为生的漆农收入微薄、以非遗手工艺为生的农民生活难以为继......
目前,同学们正结合市场调研数据,刻画游客与用户画像,在提炼非遗文化符号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符合时代需要的交互设计与文创设计。
图为团队成员的交互设计作品
作为团队中的专业指导老师,柴老师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我们也一直在进行非遗研究,我们学院前不久也牵头在学校建立了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传承非遗,核心应该在青年。下一步,我们也想将非遗引入课堂,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的同时,让非遗在青年中生根发芽,与时代接轨,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焕发非遗新活力。”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非遗+文创”的视角,将乡村振兴同学生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专业优势与非遗传承保护紧密相连。队长姜梦珧说,这次的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它只是一个起点,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市场化、年轻化、时代化的设计来提高非遗知名度、提升非遗衍生品销量,进而增加传统手工艺农民的收入,在保护传承非遗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